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激扬青春志,学史忆峥嵘——校长朱晓峰在杨子荣纪念馆进行沉浸式双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
作者:     时间:2023-05-06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56日下午,校长朱晓峰带领我校药学院20212022两个年级的70余名学生乘车来到海林杨子荣纪念馆,采用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一起参加了本次实践教学活动。


16F3C


来到杨子荣纪念馆前,师生们拾阶而上,瞻仰英雄杨子荣的雕像。在纪念馆中,先由讲解员向大家讲述东北抗联及英雄杨子荣杀敌剿匪的英勇事迹,看着馆内的陈列,聆听着杨子荣的生平事迹,那段峥嵘历史似乎可以触摸得到,学生们神情专注,大家仿佛穿越回茫茫林海雪原,真正感受到了杨子荣“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革命情怀。


17BC2


讲解结束后,朱晓峰进行了现场教学,他指出:“走进历史,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才能坚定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授课中,朱晓峰以馆内场景为依托,用情景模拟、心灵叩问、感悟提升的方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课堂“动”起来、历史“活”起来;在纪念馆英雄名册前,曹鑫宇等5名同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与杨子荣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种沉浸式教学体验,让学生从观看者,变成“亲历者”,最终成为杨子荣精神的传承者。

现场教学的最后,朱晓峰深情的对学生说,牡丹江,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承载了英雄之城的发展变迁,杨子荣,就是这座城智勇双全的英雄,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精神丰碑;他是牡丹江地方党组织领导剿匪斗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他的英雄事迹是牡丹江地方党组织领导剿匪斗争的缩影;革命前辈战斗、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彰显出他们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爱国情怀,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红色基因不断传承下去!



思政课归根结底是一门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落脚点在教育人的问题上,这种红色教育基地的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体验能够使受教育对象的思政课学习从客观施加变成自觉认同,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双主体,学生在虚拟仿真场景中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本次实践教学中,多维度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为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视角。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