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察实情、谋良策、破难题、促振兴”大调研活动,结合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摸准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吃透教师在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问计于教师集体智慧,5月24日下午,学校副校长刘星深入公共卫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沉浸式调研的方式参加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


刘星首先来到公共卫生学院,参加了预防医学教研室《卫生学》课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会由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副院长刘凤海主持,预防医学教研室、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此次集体备课主要讨论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针对上学期考试的成绩分析和试题分析进行总结,大家发言踊跃,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随后,刘星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黎英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最新建立的教研室,承担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该门课程将于今年秋季学期为大一新生授课,今年秋季学期的备课早已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该门课程的第十一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焦星铭老师做集体备课说明,就专题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解说,随后教研室教师对专题讲授中的教学思路、备课原则、案例选择、学生的关注点、教学困惑、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研讨。
刘星充分肯定了两个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指出集体备课做到了“两个落实”“四个统一”,即落实中心发言人、落实研讨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研讨,达到了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的目的,使得教师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同时,刘星对马院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二是思政课教学要注重价值引领,三是思政课课堂要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希望思政课教师按照“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和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教育原则,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调研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表示,一定谨记学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殷切嘱托,用心、用情、用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今后,要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制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深学、专研思政课教学,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课。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