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省委主题教育第二十巡回指导组组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峰,鸡西市粮食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尹增宝和鸡西市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正等一行3人到学校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座谈会,并对学校思政课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情况进行调研指导。




学校党委书记马宏坤,党委副书记张德才,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占权参加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马宏坤主持并作讲话。
座谈会上,学校团委书记王新围绕牡丹江医学院202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结合依托专业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校级实践团集中示范式社会实践项目、团队集中实践项目类别及个人分散实践等内容进行专题发言。各学院教师代表结合本部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实际,重点汇报了工作特色亮点和经验成效。
徐峰指出,学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扎实、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品牌效果显著,学校党委坚持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心系群众、服务基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峰强调,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所思所想和家乡变化广泛开展调研,突出学生党员在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有重点地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马宏坤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为落实学生“三早”教育,扎实培育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奠定基础。
马宏坤强调,学校将始终坚持“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办学方向,发挥专业优势特色,突出实践育人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谋划与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尽早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尽早适应岗位技能需求,为加快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培养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贡献力量。
张德才表示,主题教育以来,学校注重发挥特色,始终坚持实践育人机制常态化,依托牡丹江市地域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政课堂,通过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
供稿:组织部|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