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青年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7月11日,我校开展了202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暨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卧龙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早,简短的出征仪式后,两辆满载着九支社会实践团的大客车迎着风雨驶进了宁安市卧龙乡。活动开幕式上,卧龙乡卫生院院长赵文新、卧龙乡党委书记王启龙分别致辞,牡丹江医学院团委书记王新讲话并宣布活动启动。来自全校各学院、部门依托专业技能组建的实践团队分赴各分会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得到了卧龙乡百姓的热烈欢迎,牡丹江电视台和宁安市电视台的记者随实践团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规模大,项目多,经过学校团委前期到卧龙乡深入考察调研和精心设计准备,面向全校通过实践团队征集组队,最后共有9支队伍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分别是附属第二医院医疗义诊实践团、护理学院急救技术培训实践团、图书馆图书阅读推广实践团、药学院药用植物知识普及实践团、口腔医学院口腔知识培训实践团、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心理咨询实践团、卫生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学校挑战杯项目转化实践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讲团。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全面落实推进了5月12日牡丹江市团员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报告会活动上与宁安市卧龙乡政府签订的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项目。




各社会实践队紧紧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把理论知识技能与乡村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专长,有序开展医疗义诊、口腔健康宣讲、急救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讲座咨询、植物药理普及、乡村振兴考察、特色产业调研、当地资源开发调研等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为农村、农业、农民做好事、办实事,切切实实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最需要的帮助,为当地发展提出建议对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投身这社会实践的“思政大课”,在实践中检验专业学习成果,感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在成果。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实践育人的目的,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附属第二医院医疗义诊实践团

此次活动得到了附属第二医院高度重视,通过调研摸底卧龙乡百姓医疗需求,选派了心内科、神内科、中医科、呼吸科等多科室的专家参加义诊,还与卧龙乡卫生院达成了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意向。
二、护理学院急救技术培训实践团

护理学院急救技术培训志愿团队是第一个加入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的团队,为村民开展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技术培训等项目。
三、图书馆图书阅读推广实践团

图书馆本次活动中共筹集适合于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500余册,在卧龙乡中心校建立了第一家图书流动站,为开展文化传播、推广阅读和协同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四、药学院药用植物知识普及实践团

实践团深入中草药种植园进行实地考察。
五、口腔医学院口腔知识培训实践团

实践团现场宣传口腔健康知识。
六、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心理咨询实践团

实践团心理专家张殿君教授为卧龙乡党员干部和中心校教师等开展心理培训讲座和咨询。
七、卫生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

实践团在勤劳村开展乡村振兴考察、特色产业调研和当地资源开发调研。
八、学校挑战杯项目转化实践团

挑战杯校赛金奖项目、省赛铜奖项目《智慧医疗背景下毫米波雷达主动式生命健康监测产品应用与分析》毫米波雷达在朝鲜族村民沈大妈家安装测试。
九、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讲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杰考察对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讲事宜。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拓展了学生本身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地,更是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此次实践活动,是牡丹江医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活动,是我校“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校团委通过建设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探索。
随着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各学院组建的30余支实践团队也结合专业特点和返家乡社会实践纷纷开展活动。今年,我校团委广泛动员,积极组织申报,在多项国家级专项社会实践团队申报中,先后有6支实践团队入选全国项目团队,实现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新的突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优秀的牡医青年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校“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办学理念,扎根基层,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实现着人生价值,让专业化志愿服务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牡医青春力量。
供稿:团委|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