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召开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
作者:     时间:2024-12-29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及承担数量,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提升信心,20241226日下午,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17会议室召开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学校党委书记马宏坤,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晓冬,科研处相关人员各二级学院书记、院长、主管科研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青年博士等130人参加会议,会议科研处处长关艳中主持。



会上,朱晓冬副校长作动员讲话他系统梳理了我校18年来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中标情况及对学校成功申硕、更名大学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强调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全校科研人员应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危机感与“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树立“磨剑”“面壁”的理念,恪守科学家精神,并提出学校将对各二级学院中标国家级科研项目进行考核。他对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以报促“管”: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勇于申报,让科研人员登上科学研究大舞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二是以报促“建”:以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抓手,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跨学院多方合作申报;三是以报促“研”:科研人员应秉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科学选题、专心修改、细心完善申请书;四是以报促“信”:科研人员必须做到恪守科学精神、严守科研伦理、科学规范,做到科研诚信;五是以报促“范”:科研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做到“提数量、促质量、抓重点、重点抓”。



荣胜忠副处长汇报了近五年各二级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情况。表示,面对近年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国家、省科技政策导向的大调整,科研人员需要快速应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强科研内涵建设,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持续提升我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数量。

关艳中处长宣读了《牡丹江医科大学关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激励措施》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与安排。他表示,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将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没有后顾之忧。各二级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应主动带领学科攻坚克难,为学校新时期快速发展切实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为科研人员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支持。广大科研人员要把握机会、精心准备,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反复打磨申请书,多轮修改,在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评审中获得佳绩。



马宏坤书记作总结讲话,他对2022年以来我校国家级科研项目呈现中标数量增长的趋势,获批6个省级科研机构以及获得16项省科技奖等工作予以肯定,对学校科研内涵建设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学校更名大学后,科研内涵建设质量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各二级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角度高质量推进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并结合自己项目申请、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亲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答辩体会,对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定信念,增强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信心:国家级项目的获批数量代表着学校的科研实力,全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坚定信心,提升斗志;二是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更名大学带来的巨大优势:现在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学校已经为科研人员全方位搭建科研发展平台,各项激励政策相继出台,大力支持学校科研发展,广大科研人员要抓住波浪运动上升期的大好机遇,吃到更名大学和学校政策的红利;三是要主动作为,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效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应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做好学科青年人才的培养,组建科研团队,实现“人人进学科、人人进团队”的目标。

通过召开此次会议,各二级学院学科骨干提振了信心,增强了斗志,理清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为我校高质量完成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起到了促进效应。

供稿:科研处|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