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牡丹江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知行”志愿者服务团队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经过层层申报成功入选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7月,团队在学院党委书记徐永良带领下一行11人奔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城西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推普声浪漫山乡,童言乡音共交融。城西村是布依族、苗族聚居的传统村落,活动前期,团队针对本地的客观情况精心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宣讲和互动环节。志愿者们走进村落的每一个角落分发推普宣传手册,讲解和纠正日常发音中的问题,在交流中让村民们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村委会为当地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普通话推广课,并带领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绘制了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手抄报。一幅幅充满童真与创意的作品,成为推广普通话最直观、动人的宣传载体,也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埋下了学好普通话、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种子。


健康义诊惠民生,影像科普破盲区。将专业特色融入到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一直是团队始终如一的追求。针对当地村民老龄化严重,基础医疗知识相对匮乏这一实际情况,医学影像学院专门制作了《不同部位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科普宣传手册,学院党委书记徐永良利用通俗的语言将宣传手册中的影像检查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等为当地村民进行详细讲解,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医疗技能深植乡,医卫关怀入乡门。知识普及之余,团队更注重实用技能的传授。志愿者们在村活动中心设立健康服务点,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健康检测;在活动现场为村民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指导村民进行模拟操作,让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真正在乡村扎根。此外,志愿者们分组深入村寨,走家串户,将医学健康知识宣传册和普通话推广材料送到村民手中,特别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面对面的健康咨询和普通话宣传服务,传递关怀。

深河桥畔祭英魂,红色基因植心田。实践活动尾声,团队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深河桥抗战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和场景复原,深入了解了中国军民在“黔南事变”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悲壮历史。革命先烈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和伟大民族精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的心灵,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大家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声声推普语,拳拳医者心,殷殷红色情。此次贵州之行,牡丹江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知行”志愿者服务队成功将医学专业优势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命紧密结合。志愿之行永无止境,牡医青年将始终秉承“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的校训,弘扬牡医精神,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筑牢校地连心桥,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响应国家号召,让推普之声与医者仁心同频共振,奋力绘就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壮美新篇章,奏响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强音!
供稿:医学影像学院|编辑:张昕|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