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跨域联动绘青春,情系基层“三下乡”——牡丹江医科大学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9-01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23规划纲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时按照《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活动方案》的要求,牡丹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以及团省委号召,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申报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活动20257月—8牡丹江医科大学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唐懿鸣的精心策划下,由队长李淇带队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各队员在黑龙江省各地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联合黑龙江省鸡西市双双幼儿园开展“乡村振兴‘童’聚力,健康逐梦‘幼’扬帆”主题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以健康体检为热场环节,为小朋友们进行身高、体重、色觉以及嗅觉等方面的相关检查。体检结束后,志愿者精心安排了“红医精神”主题宣讲,主持人李淇从红医精神的内涵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红医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们纷纷赞叹红医的伟大并表示要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随后,为弘扬并传承红医精神,同时提高小朋友们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李淇又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课,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危险场景的识别与应对方法,让小朋友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无小事”。



知识讲解过后,志愿者们通过游戏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他们与孩子们分组协作,共同制作DIY精美扇子,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扇子上进行绘画。小朋友们纯真的笑声响彻全场,灿烂的笑脸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DIY绘画结束后,小朋友们纷纷上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讲述其绘画灵感。同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又面对镜头大胆地表达对父母的爱意与谢意,此刻的教室被暖暖的爱意包围。



志愿者联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义工联合会为残障孤老送去关怀与慰问,据了解该老人具有失明与断手残疾,并患有糖尿病。志愿者到达老人的家里陪老人聊家常,听他们讲述往事,耐心倾听心声并为其打扫房间。在得知老人未测量血糖后,志愿者主动为老人测量血糖并为其提供了维持血糖的建议。午饭时间志愿者还为老人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午饭,使独居、留守、特殊困难老人享受亲人般的呵护与陪伴。



志愿者联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的社区与留守儿童共同进行学业辅导、手工制作曲奇饼干等活动。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耐心解答疑问,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利用学习之余,大家还一起动手制作曲奇饼干。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包装纸,让他们把亲手制作的饼干带回家。此次活动也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志愿者还联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及鸡西市农垦高中等多地中小学共同开展了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各显所长,充分利用医学专业知识,通过课堂互动、情景模拟以及趣味实验的方式为中小学生们讲解急救包扎、七步洗手法以及夏季防中暑等安全卫生常识。让孩子们在协作中提升生活技能,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团队力量。




青春脚步丈量乡土,挺膺担当谱写新篇。在本次活动中,志愿服务队步履不停,秉承坚韧顽强、和谐奋进的牡医精神,跨越黑龙江省的多个地级市,深入10余个县、镇、村,聚焦留守儿童与残障孤老两类群体开展精准服务。志愿者们专业的服务与热忱的态度,让牡丹江医科大学萤火虫志愿服务队收获多地认可,收到多封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及社区的感谢信。此次实践不仅践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更让青春力量扎根基层,为关爱留守儿童和乡村养老注入青春动力,更在奉献中体悟传统美德的当代深意。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多名志愿者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动能,让三下乡的火种在更多角落传递;让‘三下乡’的温暖延伸至更多人身边,用实际行动守护老人与孩子们的幸福安康

供稿:基础医学院|编辑:张昕|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