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牡丹江医科大学举办2025级新生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科普培训
作者:     时间:2025-09-08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健康是教育的基石,“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面对校园内外可能出现的突发健康事件,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已成为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为切实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牡丹江医科大学于202596日在学校文体馆举行,由教务处牵头,联合武装部(保卫处)等多部门,为2025级新生量身打造了开放式“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培训。此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教学与实践操作,让新生掌握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技能,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彰显了牡丹江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专业积淀。培训由临床技能中心主任武庚作为主讲人,选派33名持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的牡医大教师及志愿者通力配合,组成10个现场演示小组,利用10心肺复苏模拟人开展教学。培训中武庚主任首先从急救的社会价值切入,强调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有效急救对挽救生命的决定性作用。随后,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适应症、操作流程及核心要点,从判断患者意识、拨打急救电话,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技巧,进行了细致阐述。在理论讲解的同时,10个演示小组同步开展现场分解演示,教师们示范按压手势、呼吸方法等关键动作,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晰观察操作细节。演示结束后,同学们分组进行实操模拟,在教师和志愿者的一对一指导下,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协调配合,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频繁,充分展现了新生对急救知识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求知的态度。

作为全国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高校,牡丹江医科大学始终以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将急救技能培训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充分发挥临床技能中心的资源优势,通过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引进先进教学设备等举措,不断完善急救教育模式,为师生提供专业、系统的急救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平台。本次针对2025级新生的心肺复苏培训,不仅是学校落实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具体实践,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诠释。



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新生的应急救护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医者仁心的职业情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医学事业的使命与担当,坚定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未来,牡丹江医科大学将继续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拓展急救知识普及渠道,通过开展急救技能竞赛、科普讲座、社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扩大急救教育覆盖面,持续提升全校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构建安全校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 “牡医大力量”。

供稿:教务处|编辑:张昕|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