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牡丹江医科大学党委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推动学校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学校连续四年全省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结果均为A,排名不断上升,持续位于全省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第一方阵。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持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制定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落实意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支持和保障纪委履职尽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工作部署,逐级建立责任清单。学校党委常委会定期研判学校政治生态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真正实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议事决策能力不断提高,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高质量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群众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学校党建、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重要事项都经过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加强对学校发展形势、风险挑战和长远建设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年度重点事项清单,强力谋划推动,亲自督查落实,优化工作流程,持续为基层减负,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攻坚克难,破解矛盾问题,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
党建引领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每年年初,学校党委都召开全校党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校党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安全稳定工作。会后下发上述四项工作任务分解。每年年末,学校党委组织职能部门深入各基层党组织,进行上述四项工作的检查考核,包含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全部内容,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重民意、重实绩,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人用人,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拘一格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提供更多机会,打破隐性台阶,不搞论资排辈,及时选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落实好学校“人才强校20条”政策,制定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青年骨干人才培育计划”。积极承接省市人才政策,完善配套制度体系,破解人才工作创新思维难题,进一步用足用好省市人才政策,加大政策红利争取力度,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持续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做好学校政治生态建设工作,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是高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党委的核心工作。做好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前提是落实高校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要制定责任清单,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使每位班子成员既知道应该抓管党治党工作,明确工作内容,知道抓什么、怎么抓。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统筹谋划、全面掌控、推进落实政治生态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保证工作质效。
做好学校政治生态建设工作,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高校要把党建工作的功夫下在平常、做在日常。高校要严格按上级要求,落实组织、宣传、纪检等党建具体工作,保证党建日常工作质效,为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做好学校政治生态建设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目标贯穿学校各项工作之中,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师生,这也是做好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和辅导员的重要作用,把广大青年学子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培养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下一步,牡丹江医科大学党委将继续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进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建成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