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日—7日是“中国心肺复苏周”。为了让更多师生了解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并掌握急救技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切实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者技能操作能力和急救水平,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医学影像学院“铸魂筑梦”志愿服务队面向2022级影像学生举行“指尖力量,挽救生命”CPR操作演示、体验、助考(第一期)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以“理论讲解+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志愿服务队队员汤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急救知识,并通过PPT向大家播放急救步骤和操作手法,尤其重点讲解了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如何调整体位、打开气道、判断呼吸以及开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方法。志愿服务队队员王亚美现场用人体模具为大家演示急救步骤和操作手法,把每一个重要的应急救护知识和动作都教给现场的同学,并以互动的方式邀请各位同学进行了练习操作,体验和感受了整个急救过程,使同学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法的操作技能。学习和实操后,大家共同观看了“铸魂筑梦”志愿服务队制作的“‘急速行动·救护生命’——心肺复苏术普及公益宣传片”。
学习交流期间,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冰向大家介绍了报考红十字心肺复苏培训班的时间及报名方式等。
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他们可能是加班到深夜的工程师,可能是球场上运动的陌生人,可能是你身边的亲人,同样可能就是自己!向公众普及规范的、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十分必要。基于此,医学影像学院“铸魂筑梦”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展心肺复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将提高我国心脏骤停存活率作为目标,严谨专业筹备策划每一次宣传工作,携手所有影像学子共同创造良好的急救大环境,争取做到“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
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被誉为紧急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即“好人法”)的国内最权威规定,可以大大减少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因此“会救”的人尽可以“敢救”。
愿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术,愿更多生命赢得生还机会!
供稿:医学影像学院|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