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剪纸有这么多方式......”
“老师,快教我一下这个纹样怎么折......”
“剪纸这样斜着剪出来的花瓣更灵动,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6月20日晚,牡丹江医科大学校园青年夜校第二期课程在同学们的热切期盼中如期开课,本期课程主题为“非遗·剪纸”报名通道一经开启便迅速被抢空,教室里座无虚席,每位学员都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好奇,准备迎接这场独特的艺术之旅。

本次课程特别邀请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影像学院王淑涵同学作为授课嘉宾。王淑涵同学以其精湛的剪纸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

课堂伊始,王淑涵同学以一幅剪纸作品——“牡医美景”引发全场惊叹。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剪纸技艺,更蕴含着对学校的深情厚谊。她随后详细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技法分类、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以及自己在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让同学们对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随后,王淑涵同学现场演示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同学们在她的指导下,纷纷拿起剪刀,按照王淑涵同学示范的样图开始尝试自己的剪纸创作。在课堂上,剪纸与红纸的结合编织出优美的旋律。一件件精致的剪纸作品在同学们的手中逐渐成形,他们欣喜地与自己的作品合影,彰显了同学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非遗剪纸课程不仅让他们学到了剪纸技艺,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一位同学兴奋地说:“一开始只是好奇来试试,没想到这么有趣,还能锻炼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希望下次开课我还能报上名!”
“这次青年夜校开设的非遗剪纸课程,真的意义非凡。作为非遗剪纸传承路上的一名探索者,我深知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面临的传承困境。而校园青年夜校这个平台,就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让更多人看到了非遗剪纸的魅力,了解到了这门古老技艺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王淑涵同学作为此次非遗剪纸课程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对非遗文化满怀热忱的学子,她激动地表示“除了剪纸,我还会扎染等非遗项目,如果还需开设非遗课程,我还想要报名,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文化。”
当夜色渐深,拿着剪纸作品的学生们陆续走出课堂,路上还在讨论着“回去要把作品好好封存”。这堂让剪刀代替手机的夜校课,正悄悄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传统文化与创新实践的种子。

校园夜校的开办,是牡丹江医科大学校团委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举办这样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未来,校园青年夜校将继续挖掘和推广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供稿:团委|编辑:杜娟|编审:李晓明